突破性侵袭性真菌感染(bIFI):是指在充分暴露于抗真菌剂期间发生的任何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包括来自抗真菌剂活性范围之外的真菌感染。
3.1 酵母菌引起的突破性感染的诊断共识
3.1.4 共识建议
诊断突破性酵母菌感染的基础取决于获得的分离株,最常见的诊断方法是常规培养。既往抗真菌治疗可能会对耐药分离株产生选择压力。如果诊断为bIFI,目的是使抗真菌治疗适应所鉴定的菌种和体外敏感性特征。诊断的主要步骤包括:
Ø 考虑到抗真菌治疗对真菌培养敏感性的潜在影响,建议直接检查无菌样本以证明感染。但是,鉴于敏感性有限,直接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感染。
Ø 一旦分离株生长,应尽快进行鉴定。特别是在血培养阳性的情况下,分子血培养鉴定(BCID)可提供精确和快速的鉴定结果。
Ø 应该对侵袭性分离株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以评估当前药物和替代药物的活性。
Ø 可以考虑采用非培养的检测方法(血清学和/或PCR),但抗真菌治疗对上述方法敏感性的影响尚未有充足的研究。特异性也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非无菌样品,因为高度敏感的分子检测也可以反映共生酵母菌的存在。
3.2 霉菌引起的突破性感染的诊断共识
3.2.4 共识建议
突破性霉菌感染的诊断具有挑战性,因为在抗霉菌剂治疗或预防过程中,所有诊断试验的敏感性都降低。
Ø 培养、镜检和抗真菌药敏试验对于突破性霉菌感染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侵袭性曲霉病(IA)以外的感染。虽然血培养在某些病例中可能是阳性的,但是下呼吸道标本培养仍是首选。必要时进行药敏试验,尤其是针对IA以外的霉菌感染。应考虑进行血液侵入性操作以获得bIFI的活检和明确性证据。重要的是,鉴于这种情况下培养的敏感性较低,真菌培养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突破性侵袭性霉菌感染。
Ø 尽管敏感性降低,但是当临床怀疑程度较高时,基于抗原的诊断方法,例如GM(在BALF和血清中)、BDG(仅在血清中)或更新的测定方法,例如LFA和LFD(在BALF或血清中),对于诊断突破性IA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此时真菌培养的敏感性可能更低。
Ø 尽管不建议在接受霉菌活性预防或治疗的患者中使用这些方法进行筛查。但是多种基于抗原的诊断,传统诊断,基于PCR的检测和新型诊断标志物的联合使用,可以协助诊断突破性霉菌感染。
Ø 许多可用的基于抗原的诊断方法(例如GM或LFA)和LFD检测对IA以及少数其他霉菌感染(例如镰刀菌病)都具有特异性,因此阴性检测结果并不能自动排除突破性霉菌感染,而应该怀疑是否为毛霉病或其他罕见的霉菌感染。
3.3 地方性真菌病引起的突破性感染的诊断共识
3.3.4 共识建议
诊断突破性地方性真菌病的具体建议包括:
Ø 条件允许情况下,应通过获取受累的组织进行直接显微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真菌培养检查,从而对地方性真菌病引起的bIFI进行确诊。
Ø 对于具有相关临床表现和暴露史的疑似疾病个体,需要采取更加细致的方法。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急性疾病中,组织胞浆菌病和篮状菌病都可以通过抗原检测诊断,尽管在后者中尚未被广泛应用。
Ø 推荐对球孢子菌病,副球孢子菌病,急慢性组织胞浆菌病进行抗体检测。但是对于免疫抑制或囊性纤维化的患者,不建议进行组织胞浆菌的抗体检测。其他地方性真菌病(即,芽生菌病,孢子丝菌病,新型真菌病)的血清学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或者没有商业化的试剂盒。